王偉 住在冷庫二樓的“水果狂人”
無圖片信息! 價格:¥23000 溫度:-30℃以下,-28℃~-23℃,-18℃~-10℃,-5℃~0℃,0℃~5℃,5℃以上 設備品牌:谷輪,西谷,比澤爾,日立,大金,三洋,丹弗斯,三菱,約克,捷豹,都凌 類型:速凍庫,氣調庫,保鮮庫,低溫庫,超低溫冷庫,冷凍庫,冷藏庫 冷庫板: 大。嚎啥ㄖ 制冷劑: 儲存貨物:
![]() |
王偉 天天果園CEO王偉懷揣“讓全國人吃到品質最好的水果”的初心,被稱為“血管里都流著果汁的狂熱分子” 上海天天鮮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(天天果園)創始人、CEO。2009年開始創業,短短6年時間,把天天果園發展成為月訂單量超100萬、單月銷售額突破億元的生鮮行業領頭羊。本版采寫/新京報記者 李棟 |
距離上海市區20公里的中天軟件園,是由工業廠區改建的園區,天天果園就在其中。但這家公司的 CEO王偉,卻迫不及待地逃離了寫字樓,搬到3公里外的冷庫二層。每天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鉆進冷庫,看看當天的水果包裝、分揀。天天果園的員工早已習慣了 王偉在生產線上的駐場式辦公,“他是一個血管里都流著果汁的狂熱分子”。
這個頭發花白、略帶靦腆的中年男人平時沉默寡言,一談到生鮮、水果話題,馬上變得亢奮起來,帶著某種上海企業家所不具備的癡狂,“我要讓全中國人吃到品質最好的水果。”
談創業之初
“把用戶當親爹,父親不理解”
新京報:之前近十年間你一直從事通信技術,但在2009年選擇賣水果,為什么?
王偉:的確,2009年前我做過交換機、CDMA網絡、手機游戲運營,通信行業很難靠個人付出改變整個產業;ヂ摼W行業就不一樣了,它可以輕松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,它的商業模式每天都在變化,讓人每天都充滿興奮感。
新京報:據說你家在上海已做了近30年水果生意,你又做水果電商,是有家族遺傳的情懷嗎?
王偉:我對水果是有特殊感情的,也許是從小就很熟悉它。1986年開始,我剛十歲,就跟著父親賣水果了。印象最深的,就是有天晚上我跟父親說想吃水果, 他給了我一個熟爛的桃子,說爛桃子甜,當時還覺得挺好吃。后來創業,我就定下個目標,也就是所謂的初心,就是讓天下所有人都吃到品質最好的水果,所有人都 有權利花同樣價錢,吃到最好的水果。這個愿望聽起來很遙遠,做的時候也非常孤獨和痛苦。
新京報:有沒有遇到過山窮水盡的時候?
王偉:2009年創業時,公司就4個人。好不容易招到一個大專生,結果他在基層做送貨員不到4個月就辭職了,我非常傷心。從2009年到2011年,公 司高層一直沒拿工資。打擊最大的一次,是和一家購物頻道合作做一個黑提禮盒,賠了10多萬,和家人鬧得很不開心。我父親是傳統的水果生意人,對我們這樣把 用戶當親爹一樣,還一直虧損得不明不白的經營模式,他非常不能理解。
新京報:都說海派企業家務實精明,你似乎恰恰相反,常用“賭”這個詞,萬一賭輸了呢?
王偉:上海人的務實是很好的,我也有。但在看準時機時,我的野心可能更大。這個“賭”是經過深思熟慮的。2012年我看準美國西北櫻桃,當時進口櫻桃 70-80元/斤,我們的禮盒直接賣到199元/4斤,還額外贈送奇異果,共補貼300多萬。結果這單生意讓天天果園在上海灘一炮打響,這也是迄今為止最 冒險的驚猛一躍。如果不抄底賭這一次,永遠都只會是一家不溫不火的小而美公司。賭輸了,大不了從頭再來。做生意該下手的時候要下手,一定要死磕到底。為了 讓用戶體驗到最好的水果,我們一定會打盡最后一顆子彈。
談企業發展
如果能力跟不上公司發展會讓賢
新京報:你說過天天果園花5年時間來鋪跑道,把資金投向農產品標準化、全程冷鏈倉儲物流,現在這條跑道修得怎么樣了?
王偉:我們花了5年建起了第一條跑道,就是建設供應鏈和物流配送體系,確保消費者24小時內收到水果,F在我們投資1個億建近距物流,下單2小時內收到水果,實現倉庫到家庭的點對點配送,省去中轉環節。到今年年底北上廣等可全部實現。
新京報:但這種非標準化的冷鏈物流建設成本非常高,而且整個生鮮面臨標準化不一的問題,這兩大難題打算如何解決?
王偉:這也是整個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,冷鏈最后一公里缺失、農產品零散化缺乏標準。我們把倉庫搬到家門口、社區中,解決配送最后一公里難題。我們在從上游推動農產品標準化,今年在昆明建了標準化包裝工廠,通過光譜分析可測出每個橙子的甜度,將來計劃復制到整個行業。
新京報:準備什么時候起飛,或者說IPO上市?
王偉:2012年,第一筆750萬元投資來自浦東軟件園下屬的基金,說明終于開始有人認可我們。后來,海納亞洲創投基金和鍇明投資投了第二輪,意味著我 們在國際資本市場得到認可。今年獲得京東領投的7000萬美元投資,意味著行業的認可。投資人給了我們最大的自由度與空間。原打算做個30億元-40億元 就上市,按照現在迅猛的發展勢頭,可能還得再等等。
新京報:如果給你個人和企業未來設定一個預期值,會怎么定義?
王 偉:一份美妙的生意需要滿足3個條件:高頻率、剛性需求、交易量大,天天果園恰好全部滿足,希望在2018年銷售規模能超過200億元,成為估值超過千億 的生鮮巨頭,F在惟獨生鮮行業還缺乏一家有話語權的巨頭,希望天天果園將來做到這個領域里能與阿里、騰訊、百度比肩的互聯網公司。我此前說過,用5年時間 學習國外標準,5年時間引進國外標準,再用5年時間建立天天果園標準。我會永遠把這份事業進行下去,如果有一天我的能力跟不上天天果園發展了,我會讓更優 秀的人來帶領公司。
同題問答
Q1:你認為國內食品安全現狀改善了嗎?
王偉:我覺得中國的食品安全是越來越好。做了這么多年水果,最清楚的就是整個產業環境正在改善,天天果園每批水果都經過多次檢測,從沒發現過農殘、重金屬超標質量問題。
Q2:你使用互聯網訂餐服務嗎?
王偉:主流的互聯網訂餐APP都用過,主要是體驗人家APP,看有哪些地方是我們要學習和改進的。
Q3:請用一句話詮釋你所理解的“互聯網+”?
王偉:互聯網+傳統行業對消費升級很有幫助。但一個怪現象是,大家都在喊互聯網顛覆一切,其實互聯網的本質是用來提升行業和社會的運行效率,否則就沒有價值。大家只看到了營銷、用戶等表面,忽視了背后產業本質。
Q4:如果拿出1個億資金投資食品行業,你會具體投向什么方向或項目?
王偉:我會投資上游產業的果汁加工。之前我們用1:1的鮮榨標準賣果汁,市場反響還不錯。這種健康飲品會是將來飲品行業的一個趨勢。
Q5:你上一次有饑餓感在什么時候?
王偉:饑餓感有生理上也有心理上的。最近的一次饑餓感是今年7月,對未來規劃想得特別清楚,但還是嫌發展太慢。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,就是已經想明白要 吃什么菜,但人還在菜市場買原料的路上,這個時候又很餓,卻不想隨便拿點餅干充饑。確切來說,就是對公司發展的饑餓感。
■ 數說食品
●2015年 天天果園單月銷售額突破1億元。
●2014年 天天果園總營收5億元,年增長額超過150%。
●2013年 自建冷庫擴充至10000平米。
●2012年 擁有50輛配送車、120人專屬物流團隊,建立14家線下實體服務店。
●2009年 王偉與大學同學趙國璋從通信行業辭職,創立天天果園。
相關文章
- 安裝一個冷庫要多少錢? 2018-09-01 21:39:59
- 冷庫立板安裝有什么注意事項? 1970-01-01 08:00:00
- 冷庫設備常見故障排除 2018-01-23 21:43:18
- 20年老司機整理的冷庫系統動態圖,值得收藏 2018-01-16 04:45:43
- 冷庫設計的安全裝置及作用 2018-01-12 05:27:12
- 冷庫運行耗電量大有哪些原因?該如何解決? 2018-01-07 20:06:32
- 冷庫里100多張皮不見了,第二天,小偷自己 2018-01-02 22:02:39
- 小型冷庫設計如何做? 2017-12-28 18:08:25